简历内容的排版应该用段落式还是序列化方式?

本文作者
本文提及优化的简历已准备好,点击即可开始创作
用专属模板完善简历,仅需2分钟,全面提升简历价值,让你的履历脱颖而出

在面试官还未见到你之前,对于你的印象完全来自于简历,它不仅仅是一个文档,同时还承载着面试官了解你的唯一信息渠道,因此简历的内容以及排版相当重要,清晰、简单、容易理解才能带来好的印象。很多求职者在写简历时都在纠结,究竟该用段落式还是序列化方式?

我们先来清楚什么是排版的目标。HR在阅览简历时,往往不是在进行深度阅读,而是在进行快速的扫描式阅读。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抓住关键词和关键成就,因此你的排版必须服务于这种场景。如果一份简历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寻找亮点,那么很可能会让HR产生对候选人逻辑思维和沟通能力的质疑。简历的排版其实是在与HR沟通的第一步,理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所以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HR能够轻松、清晰、易扫的排版,这样的信息可以快速传递给他们所需的重点。另一方面,很多HR会使用的ATS简历自动筛选系统,则要求文本结构标准、易于解析,关键词突出。对于求职者来说,必须做到兼顾这两种需求,以确保自己的简历能够成功通过初步筛选。

在了解这些背景要求之后,我们就更加能够明确究竟哪种排版方式更好,不过为什么说序列化是绝大多数人的最佳选择?首先从可读性来看,序列化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创造了清晰的视觉层次,能够引导视线迅速抓住核心信息。而段落式的描述则往往信息密度高,视觉压力大,容易导致阅读疲劳,HR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主动去挖掘亮点,极易遗漏关键信息。

简历内容的排版应该用段落式还是序列化方式?

其他的就是信息容量与影响力,使用序列化能够强制你提炼和精简语言,只保留最核心的价值点。而段落式描述则容易让候选人进行口语化方式的叙述,增加了不必要的过程性细节,稀释了成果的冲击力。一份好的简历应该让成就和结果鲜明突出,令HR一眼就能看出你的能力所在。

在ATS友好度方面,现代申请者追踪系统能够很好地解析列表结构,并且可以准确抓取每个要点中的关键词。尽管段落式的内容也能被解析,但复杂的从句和冗长的描述可能会带来噪音,在信息筛选中增加困难。因此,对于95%的岗位(尤其是技术、业务、职能等),序列化无疑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不过也有有些极少数岗位比较特殊,比如那些对叙事性和文笔要求极高的职位(如高级品牌文案、创意策划等),也许段落式才会更有利于展示个人的创意和灵感。对于大多数求职者来说,序列化是更为高效的排版形式。

在决定使用哪一种排版方式之后,我们就要来看看如何做到满分的排版。这里有几个思路可以分享:首先是万能公式:强动词 + 工作内容 + 量化结果。强动词能够激活你的形象,工作内容则描述了你具体做了什么,而量化结果则是灵魂所在,它说明了你带来了什么可衡量的改变。比如,段落式描述“我负责公司社交媒体账号的运营,通过发布各种内容和策划活动,成功让粉丝数有了显著增长”。这样的叙述就显得模糊而冗长,而用序列化的方式,我们可以说:“1、独立运营公司双微账号;2、通过精准内容策划与热点追踪,3、3个月内将粉丝数从1万提升至5万,增长400%”。这样的表达更加鲜明有力。

除了这些排版要求只要,内容的先后排序也要格外注意。这里可以用“倒金字塔”的结构来排列信息以更好地传达你的成就:第一条是你最重要的、与目标岗位最相关的成就;中间几条则是其他能证明你综合能力的扎实成果,最后一条可体现你的软技能或职业素养的贡献。这样的排序方式能够让HR在扫读时,一目了然。

不过要注意每个区块的数量与长度,每段工作经历中包含3-5个要点是最舒适的,过少显得单薄,过多则重点不清。而每个要点保持在1-2行,让内容简洁有力,避免拖泥带水。

另外就算确定采用序列化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下段落式排版也是可以部分保留的,比如在每段工作经历中,可以先试用段落大致说明岗位的工作边界,然后再通过序列化的方式展开工作要点和成就。或者是如自我评价的模块中,使用2-4句话连贯的话是合适的。这样的多种手段结合的方式既能清晰表达,又能保持简洁。

智简引擎
本文提及的模板已准备好,点击开始创作
根据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岗位职责深度优化,匹配行业头部企业用人需求,为您提升简历质量带来更多灵感。
现在就动手尝试
只需要几分钟,基于专家级的辅助AI,帮助您创建更能体现自我价值的简历,助力您获得理想的Offer
智简引擎
使用智简引擎优化后
新简历平均邀约率提升63%
对话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