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都有差不多2千万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求职,面对如此庞大的竞争群体,你应该如何脱颖而出?尽管你可能尚无职场工作经验,但也并不意味着在面试过程中,你只能任凭HR「摆布」。
应届生在求职时,大部分人会出现两种幻想,要么把谈判视为乞讨,要么把博弈当成对抗,而事实的真相却是你应该将合理的薪资博弈视为专业素养的萌发,在这个过程中你应该认识到自己所蕴含的价值,以及在求职时候双方是平等互利关系。
在面试桌上,最忌讳的是空手索要。曾有国内大厂在昨晚校招后透露,「最欣赏的应届生会带着他的价值入场」。而其所谓的价值,指的是一位计算机系学生在最终轮面试时整理三份数据,首先是校内学长们在应聘同类岗位的年薪中位数,其次是实习期主导模块上线后带来的转化率提升,最后还测算出自己所编写的代码优化服务器后为企业每月节省多少钱。
当HR看到这份超出其预期的数据后,他面对该学生提出「希望将薪资调整至XX区间」的要求时,拒绝谈薪的动作就已经变成为企业拒绝未来的人才。
除此之外,将薪资进行细分拆解也是有效手段之一,培教类毕业生在应聘课程顾问时,他将期望的薪资拆解成每小时的价值,并举例她如果每月能转化30名学员,同时每单的提成为XX元,叠加底薪之后相当于每天多转化0.3人,这在她的改进方案覆盖范围之内。

结合上述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谈判的胜负其实在开口时就已定下结果,我们可以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
负面作用版本:这点钱说实话在XX城市应付生活费都有点难度,所以我希望能增加2000元;
正面作用版本:感谢公司对我的认可,这个岗位与我定下的职业规划匹配度比较高,同时结合行业过去的数据与我的个人能力评估,不知是否可以争取XX元,这能让我更加专注业务创新而非生存压力。
在这两个版本中,同样诉说了自己的困难,但一个是围绕着自己诉说,而另外一个是先为双方契合度定下基调,再强调期望薪资能为其带来更持久的稳定性,以及更加专注的投入产出。
如果你遇到的状况是「应届生统一薪资」的红线,不妨可以尝试争取签约金、租房补贴、证书考取报销补助等标准外现金收入。
而最难的无非遇到「预算有限」的冰冷回复,如果是这样建议可以尝试提前与业务增长做锚定:「我理解公司的薪酬体系,如果现阶段调整困难,可否我们设置三个月的试用期目标,如果超额完成30%以上,戒指我们再协商薪资上浮X%」。用时间换取操作空间,让企业真正看清楚你价值的时候再来谈判,一切就将变得截然不同。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薪资谈判的本质是将自我价值转化为企业价值的语言艺术。当你能用业务语言论证薪资诉求时,用柔性迂回的方式破解困局时,你便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第一块丰碑。
读完文章已有灵感?高价值模板已准备就绪
根据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岗位职责深度优化,匹配行业头部企业用人需求,为您提升简历质量带来更多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