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中,HR通常都会要求候选人进行自我介绍,如果你说的好就能让面试官心动,如果你说得不好,不仅不能为你加分,甚至可能会让人感受不到你的价值,陷入容易被替代的误区。
在这种时候,你千万别上来就直接「我叫李华,毕业于某某学校某某专业,本人拥有3年市场营销经验,擅长社交媒体运营与品牌协作,曾主导多个县·成功项目,完成企业年度销售目标」。
这样的自我介绍是经常被候选人采用的范式,而这样的自我介绍存在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全篇只有模糊化的结果,且没有任何过程,没有故事,更加没有彰显个人价值的锚点。你精心准备的开场白,也成功为你打上「可替代品」的标签。
而有些人总想把自我介绍做成个人能力展览秀,而真正的高手已经悄悄在锚定价值,例如某产品岗候选人:贵部门新推的AIGC工具面临伦理争议,我攻读AI伦理课时设计过生成内容溯源机制,这或许能缓解当前业务的燃眉之急。简单的三句话透露出三层核心观点,首先是对业务的专业了解,并将简历中提到的「参与AI课程」的模糊关键词进行具像化,并成为业务需求的解决方案。只有将你的能力与企业业务进行深度捆绑,并升华个人的存在作用后,你的替代成本将陡然上升。
在后勤类岗位中,会计岗位候选人总喜欢说「财务核算经验丰富」,这类语言面试官耳朵听到后,还没达到大脑就已经被自动过滤掉。但如果你换另外说法:「重构成本分摊模型,让营销费用效能分析提速2.7倍,市场部据此砍掉了30%的无效投入」,将个人工作也业务效能绑定,你不再是个算账的工具人,而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引擎,你的价值也不再是熟练掌握哪些工具软件,而是你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对于企业所发挥的更大作用。

同时要注意,不要将自我介绍沉浸于过去的辉煌,而是应该以点的形式,透出过去的经历,并带出这些沉淀的经验未来能带来哪些变化:过去在货架渗透率优化项目中积累的经验,让我注意到贵司新品在连锁便利店中存在下沉瓶颈,如果最后有幸能加入团队,第一个月我计划推动三线城市样板店的分层补贴。当别人还在一遍遍复述履历时,你已经将面试桌变成战略会议桌。
与此同时,在表达自己的时候要对重要关键词进行重构,比如:我有出色的用户洞察能力,将它优化为:上季度通过分析退单评论关键词,锁定包装盒开槽设计缺陷,并以此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实现复购率提升19%的结果。
又或者比如:具备跨部门协作经验,将它优化为:在仓储系统升级时候协调IT部门、物流,以及采购三方,将原定72小时的维护时间,压缩至28小时,避免千万级订单量的流失。
自我介绍的本质是将人生阅历提炼为商业职场的砝码,当别人还在忙着罗列标准参数时,你要成为带着过去改变未来的气势进场,那些被你改造过的流程、化解过的冲突、预埋的业务钩子,都将成为你面试以及工作的制胜关键。
你要改变的思维是:面试官桌上摆放的不是简历,而是化解企业困局的解决方案,而你必须把自己包装为某道难题的唯一解题路径。如此之后,被人替代的命运将从此远离。
读完文章已有灵感?高价值模板已准备就绪
根据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岗位职责深度优化,匹配行业头部企业用人需求,为您提升简历质量带来更多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