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E方向的开发,面试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把核心语言搞清楚,这是面试里绕不开的门槛。SLI 是你观察服务是否健康的具体量,比如请求延迟、错误率、可用性这些;SLO 是基于SLI设定的目标,比如“99.9% 的请求响应时间低于 200ms”;SLA 往往和合同挂钩,涉及赔偿;错误预算就是 SLO 的补集,在允许的时间窗口内服务可以“出问题”的额度。
面试时回答稳定性或监控相关的问题,把你的思路和 SLO 联系起来,会显得很专业:例如在讨论告警策略时,详细地跟面试官解释你如何把“可操作的告警”与错误预算绑定,从而避免告警疲劳但又在预算耗尽前触发紧急流程。
还有就是要把工程化思维和工匠精神要在具体例子里体现,就算是遇到重复手动任务,你的第一个反应应该是“能否写脚本或做流水线自动化?”而不是“谁来来手动做”。举个面试官常问的问题:“你怎么看待 toil(琐碎重复工作)?”好回答不是简单说“我会自动化”,而是讲你如何识别toil(比如发布中的手动配置、重复的回滚操作)、如何用代码(脚本、Operator、CI/CD)把它移除、以及你如何衡量自动化的收益(节省工时、降低出错率)。这里面对于面试官来说,他们更喜欢那种不仅能写工具,还会衡量影响的人。
面试里常出现的一类题目是现场诊断,期望你能像工程师那样用命令快速定位问题。要熟练掌握 top、vmstat、iostat、netstat、ss、sar 这些工具链,能从 CPU、内存、磁盘 IO、网络 IO 等维度快速判断是否存在资源瓶颈。
网络方面要深入理解 TCP/IP、三次握手、重传、拥塞控制、HTTP 与 HTTPS 的基本流程、DNS 解析过程、负载均衡(四层 vs 七层)和反向代理的差异。面试官喜欢把这些基础和你在真实故障中的应用结合起来问:比如“你如何排查网络抖动导致的 5xx 问题?”能把理论和实际命令一步步说清楚,你就稳了。
同时,你要清楚可观测性与故障管理是 SRE 的核心日常,Prometheus 的数据模型和查询语言 PromQL、Grafana 可视化、以及告警规则的编写都会被问到。能解释“什么是可操作的告警”:告警应当能驱动人做出具体操作,而不是仅仅通知你发生了什么。
告警过多会导致疲劳,太少风险被埋没,面试中要拿出告警分级、抑制逻辑、升级链路和演练流程来说明你的思路。日志与追踪方面,熟悉 ELK/EFK(Elasticsearch + Fluentd/Logstash + Kibana)以及 Jaeger 或 Zipkin 之类的分布式追踪工具,能展示你在故障定位时如何把日志、metrics、trace 三条线合并起来形成根因分析的佐证。

能够体现你工作价值的事故障管理的技术操作,还涉及流程和文化。你可以尝试描述一次高效的故障复盘(Postmortem)会非常加分:说明故障发现、定位、恢复的时间线,列出事实链(谁做了什么、系统如何反应)、把根因抽象出来并给出可执行的改进项(比如自动化监测、配置变更审核、增强回滚脚本),以及如何跟踪这些改进的落地。强调“无责责责”(no-blame)文化和改进可验证性,会让面试官觉得你既专业又成熟。
详细来说自动化与开发能力是 SRE 的必备技能,你最好至少精通 Python 或 Shell 来写自动化脚本,熟悉 Go 或 Java 能更容易读懂系统代码和编写更高性能的工具。基础设施即代码(Terraform、Ansible、Chef、Puppet)是面试里常被问到的点,理解不可变基础设施、蓝绿/金丝雀发布策略、以及如何把配置管理纳入版本控制会让你的答案更立体。
容器与 Kubernetes 的深入理解已经是标配:能讲清 Deployment、StatefulSet、DaemonSet 的适用场景,解释 Service、Endpoint、Ingress 的工作原理,还要会读 kubectl describe pod、kubectl logs、kubectl top 等命令并能把它们串成排查流程。能说明如何在 K8s 中保障 SLO(如正确配置 readiness/liveness probe、合理设置资源请求与限制、用 HPA 做弹性伸缩)会显得非常贴合 SRE 的职责。
在容量规划和性能优化方面,要展现你有宏观与微观的视角。宏观上如何用历史监控数据、业务增长曲线和压测结果来预测资源需求并做出成本优化决策;微观上能从应用代码、中间件配置到系统内核参数做端到端的性能分析并提出改进。
这个岗位的面试中,面试官常会问的一个情景题是“如何在保证成本前提下预留足够容量以应对促销流量?”好的回答会把压测、缓峰策略、缓存层设计、异步化重型请求和队列系统等综合起来讲。
对此,建议你在正式面试之前,自己先做一遍演练,你要准备一个清晰的自我介绍模板,把你是谁、你对 SRE 的理解、技术栈亮点和一个能代表你 SRE 思维的项目串起来讲。用 SRE 法则来组织项目案例最能打动人:先说 Stability(你设定或达成了哪些稳定性目标),再讲 Reliability-engineer-action(你做了哪些工程化动作来达成目标),然后说明 Evaluation & Evolution(你如何衡量效果,后续如何演进)。千万不要别只讲结果,要强调你的衡量方法,例如“引入自动化回滚后 MTTR 从 40 分钟降到 12 分钟,错误预算消耗率下降 70%”。
面试时的表达要结构化:先给结论再分层展开,用数据与案例支撑你的结论。如果遇到不会的点就应该要直接坦诚说明并给出学习或临时替代策略,比如“我不熟悉贵公司用的 X,但我可以在两天内搭建一个小环境验证并给出可行方案”,千万不要不懂装懂硬回答,很多人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把面试搞砸。
面试之后别忘了复盘,把被问的问题和你的回答记录下来,标注卡壳处与需补强的知识点,把这些作为下一阶段学习的重点。多做 mock interview,把你的排查思路和项目叙述练到自然。
文章中的干货,已内置到这些模板中
根据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岗位职责深度优化,匹配行业头部企业用人需求,为您提升简历质量带来更多灵感。